美國大學搜尋 留美獎學金搜尋 留美醫療保險 留美輔導服務 實習與暑期工作 美國留學展 聯絡管道
 
 
 

 
 

 留學資源站

  回到留學資源站 

美國高等教育之優點

By Stephen C. Dunnett
Vice Provost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在1995至1996學年間,有來自180個國家的453,787位外國學生就讀於美國的學院與大學,這個數字顯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接受外國學生人數像美國一樣多,而且甚至連一半都不到,數字顯示,在美國的國際學生,只佔全美國學院和大學總註冊人數的3%。大體而言,一千五百萬學生就讀美國高等教育學院,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從18到24歲年齡層之美國人。

這些統計數字說明了四個主要吸引國內學生與國際學生的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特色﹕學校大小、多樣性、彈性、與接受度。

美國現今擁有超過3,600所的高等教育學院。一些大型州立大學系統,例如紐約大學、加州、德州大學系統,包括十二個校園與數十萬的註冊學生。在美國,高等教育的確已變成最大"業務"之一,而且顧用著三百萬人。

美國學院的範圍歸類與課程之多樣性令人印象深刻,其系統包括極有聲望的私立大學,例如舉世聞名的哈佛與史丹佛大學。地區性大學則受公立機構贊助之社區學院,包含40,000到50,000位學生的大型州立大學校園,及學生少於100人的小型私立學院。

美國高等教育還擁有其他多樣性的特色。不只大部分學院與大學接受外籍生的入學註冊,在大型大學中,外籍教職員和拜訪學者亦在校園內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大部分學院中,男性與女性學生人數則是相同的,另外少數民族之學生與教職員人數,特別是亞裔及西班牙裔美國人也已穩定的增加中。總之,許多美國大學的校園社區,反應出多樣性的社會縮圖。

高等教育再美國也是唯一提供大量不同性質科系與課程的選擇,範圍從航空工程到女性學習課程;及從藝術至動物學課程。基於學費為學校基金之理由,高等教育在美國則以學生及消費者為中心,這些學校教授學生想要學習的知識和全社會認
可有用的知識。舉例說明,大型公立大學如位於水牛城的紐約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位與奧斯汀之德州州立大學提供數以百計不同的學位課程,及列有數以千計課程之學術課程表。

學位與課程之多樣性對美國教育系統的彈性有一定的貢獻。大學部課程通常始於修讀"一般通識課程"、"文科"、或"主修課程",針對許多學生而言,為了可能成為"才華豐富"的學生,也為將來便於選擇他們的主修,他們並不等到第二年才開始修習以上課程。因為他們不會從開始就作專門課程之分類,美國大學部學生通常比其他國家學生有較多的課程選擇機會。另外,美國大學生很容易改變心意轉修不同於前的主修,但不代表因此重新開始,他們只是修了其他部分課程,而原先已修課程,仍有部分可轉用到新主修學位。

大部分的學年課程包括"選修課程",學生有時可修其主修以外之課程。因此給予學生在教育方面增加選擇機會,並能拓寬學習其他科目的展望。如此一來,很多抉擇均決定於學生,包括從令人迷惑的多樣性學院、學位、及課程中作選擇,另外則取決於其學術指導教授協助他們的讀書計劃。

美國高等教育系統的學校大小、多樣性、及彈性全貢獻予美國教育本身之接受度。美國人民認為每個人,不論起源來歷,均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機會,而此事實的確發生在大部分為了追求更高學問的大學年齡層之年輕人身上。在此不要忘記,美國對"高等教育"的定位涵括職業、工業、專業及其他特別訓練。

美國文化之基礎在於對教育方面的高評價。不論那一階層,教育都被視為是種自我改進,且不論學生之年齡,此教育機會亦讓學生擁有新職業的機會、經濟提昇、及個人的增值。另外,美國年齡層較大的學生亦在增加中,亦即"非傳統"學生在美國正就讀於學院與大學中,其中很多學生回學校修習是為了額外的訓練或為尋找另一個新工作而準備。此外,有一千五百萬的美國人,包含多數的退休人員,每年於無學分的學院中(換言之,無學位)註冊學習。

在很多方面,美國學院與大學設施亦為國際學生所設,藉由提供特別設備與服務可讓外籍生較易調適於大學生活。很多校園設有英語為第二語言之課程,藉以改進學生的語言熟練度,另設有國際學生指導教授以協助學生文化及學術課程方面之訓練、簽證、及指導等。沒有其他高等教育系統如美國般的歡迎國際學生,或作最大努力的以接受外籍生。

因此,學生被期待著主動參與課程活動,甚或有時挑戰教授之教學,特別在學校研究部的"學院學生"與其教授的關係而言,比較像似同事而非下屬。學生被期待能進取而主動的計劃自己的課程、選課、照料必需的功課、及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參與討論、諮詢教授,總之,學生需為他們自己的教育承擔責任。

 


1 Open Doors 1995-96 ed. Todd Davis. New York: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996.

 

Back to Top

View English  |  View in GB  |  Korea